各下属学院:
2022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我们党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和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根据中共江西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意见》和《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关于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组织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决定在全校开展“青春献礼二十大 强国有我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走过的非凡十年,广泛宣传党和人民创造的新作为新业绩,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系列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从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增长智慧,增强信心,用青春唱响“强国复兴有我”的时代强音,弘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主旋律,切实激发广大青年学子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二、活动时间
2022年6月-10月
三、活动安排
(一)深化开展“红色走读”活动
根据《关于在全省高校开展“红色走读”竞赛活动的通知》落实,选树一批青年学生红色团队、评选一批“红色走读”创新成果、推广一批红色文化育人案例,推进红色文化育人常态化、长效化。
1.“云游”作品展播。各下属学院以班级为单位组织青年大学生自行组建团队(实习生除外),开展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字展馆“云游”,游览学习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红色文化馆藏资源和展陈内容,深刻把握红色资源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围绕“云游”当中印象最深的一个红色景点或一件藏品、一张照片、一个历史事件,学习《跨越时空的回信》,与革命先烈开展“跨越时空的对话”,以团队形式,结合各自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等提交“云游”作品,作品表现形式多样,体裁不限,标题自拟,需考虑新媒体传播因素。作品登记表请以学院为单位进行报送,并于2022年9月20日前报送学生工作部。届时将利用校园新媒体对优秀“云游”作品进行展播,并予以表彰。
2.实地走读。各下属学院要充分利用暑假,持续组织青年大学生开展线上“云游”,设计红色走读方案,开展实地走读,并完成各自方案中设定的目标,形成走读成果。成果要求与2020年、2021年“红色走读”活动要求相同。其中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医学信息工程学院、护理学院至少报送2个,其他学院至少报送1个参赛团队,相关材料于9月20日前完成成果报送学生工作部。
3.大学生红色文化论坛。结合“云游”和实地走读情况,学校将开展优秀青年学生红色团队评选,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将组织专家对红色走读成果和团队进行评选。组织开展大学生红色文化论坛,充分交流在“红色走读”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各下属学院至少推报2个优秀团队申报,相关材料于9月20日前与红色走读成果同步报送。
届时将推荐优秀青年学生团队参加第三届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论坛评选。
(二)全校红色动漫创作大赛
1.参赛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2.作品主题。作品需聚焦江西红土地孕育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红色基因,讲述英烈故事,感悟红色精神,主题鲜明、手法多样、通俗易懂、忠于史实,融合新理念,
运用新技术,在2022年新创作的动漫作品。
3.作品类别及要求
参赛作品分为动画类,漫画类,VR、AR 类和动漫衍生品。
动画类: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定格动画均可,时长不限,原始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格式为MOV、AVI或MPG,需提供参赛作品的源文件和作品整部视频,
漫画类:多格漫画、插画均可,插画类作品需围绕主题创作至少6幅以上,能表达完整革命和党建等系列内容的作品;多格漫画作品围绕创作主题形成具有完整内容的16幅以上表达完整故事的漫画作品。作品分辨率300dpi,JPG格式,需提供参赛作品及源文件。
VR、AR 类:围绕主题以VR或AR技术创作的作品,拍摄类作品格式为avi.mov,分辨率4K以上,并且备注硬件要求,头盔型号,格式为exe或apk;AR作品需备注硬件要求,提供安装文件。作品需提供参赛作品及源文件。
动漫衍生品:手办、玩偶、机甲、包装、盲盒、周边等红色类动漫文创产品,以系列或成套产品为主;实物类作品高度 不超过150cm;需提供参赛作品及源文件。
各下属学院要积极发动有兴趣爱好的青年学生参赛,其中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医学信息工程学院、护理学院至少报送2项,其他学院至少报送1项,参赛作品截稿时间为2022年9月6日,参赛实物作品、参赛登记表(见附件4)和原创承诺书原件,一并报送校团委。
学校将对作品进行评比并表彰,并将选送部分优秀作品在第三届江西高校大学生“红色走读”优秀作品展上集中展出。
(三)“我们这十年”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展示活动
各下属学院要围绕“我们这十年”,突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引领,创作优秀网络文化作品。组织广大师生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深入走进不同实践领域、不同社会群体,通过“往昔对比”“代际对照”等方式,策划创作短视频、H5、九宫格、金句集锦等优秀融媒体作品;也可在以往优秀作品的基础上,充分整合同类主题优质作品,组织师生通过音视频混剪、图文影音转换、主题时空拓展等不同形式,对作品进行再创作再生产。这一活动的作品采取报送链接的形式,从8月初开始报送,截至10月10日,相关材料报送校团委。
(四)“青春告白祖国”活动
各下属学院要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抓手,深入挖掘当地各类实践资源尤其是“四史”宣传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成就,领会时代新人培育的现实需求,着眼厚植情怀、锤炼品德、勇于创新、实学实干等方面,就地就近选择教育实践体验基地,组织青年师生深入开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要组织师生结合对国家战略的实践服务,以及深入基层一线的实习考察,集中开展实践体验教育,引导师生切身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切实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要深入总结暑期社会实践的丰富体验和丰硕成果,通过分享故事、展示记录、交流演出等形式,激发爱国之情,强化爱国之志,形成“向党表白,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诚挚表白,向新时代伟大祖国表白”热潮。各下属学院活动总结材料不少于2000字,另附高清活动图片(3-4张)、视频素材等其他活动支撑材料,材料于2022年9月10日前报送校团委。
(五)“党的二十大和我的人生路”青春使命教育
各下属学院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围绕党的二十大明确的思想内涵、战略部署、行动指南等方面,强化对青年学生的价值引导和人生指导,以“党的二十大和我的人生路”为内容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青春使命教育,结合时代新人培育工程有关要求,组织学生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查,围绕乡村振兴开展实践服务等,深化青年学生对“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认识与实践,引导师生自觉将“小我”成长融入“大我”奋斗,将人生选择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结合起来。二十大召开以后,各下属学院要广泛开展全覆盖学习宣讲活动,并将开展青春使命教育情况
小结(不少于1500字)、活动图片(3-4张)及时报校团委(报送时间另行通知)。
四、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强化保障。“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活动是全省高校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的重要内容,各下属学院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切实把系列活动开展好、组织好、落实好,确保活动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要将活动与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的各个阶段贯通起来,将当前工作和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统筹起来,制定好方案、拟定好计划,明确责任,抓好系列活动的落实,对相关活动、网络发布内容和提交作品进行严格把关,避免出现历史虚无主义、“低级红”等错误,坚决防止形式主义。
2.广泛发动,全员参与。各下属学院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创作优秀作品、开展生动实践、促进共享交流提供条件。要通过校园新媒体、班级微信群、主题班会等各种途径,广泛动员全体青年师生参加系列活动,确保学生参与全覆盖。要对学生团队安排好指导老师,全程指导学生团队参加系列活动,创作活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