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下属学院:
红医文化育人是我校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赓续红色血脉,做好红色文化传承,弘扬以“政治坚定、技术优良、艰苦奋斗、勇于开创、救死扶伤、无私奉献”为特质的“红医精神”,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红医文化育人模式,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以下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用红医文化鼓舞人、红医故事感染人、红医精神激励人,引导我校学子坚定不移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争做红色血脉的传承人、争做时代责任的担当者,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活动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三、活动时间
2022年5月-10月
四、活动内容
1.开展红色理论专题学习。结合学院专业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持续组织开展“四史”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学习,用好《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等学习材料,用好学校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将“青年大学习”融入报告宣讲、研讨分享活动,采用分类引导强化学习自觉,扩大学习覆盖。
2.开展红医宣传宣讲活动。以学院、年级、班级为单位,分批次组织全体学生参观学校“红医馆”。开展红医精神“进宿舍、进班级、进社团、支部、进学院”宣讲活动。通过举办“杏林大讲堂”、“辅导员说”思政教育、青马工程培训班等活动,不断激励广大医学青年学子践行红医精神,勇担历史大任。
3.开展红医精神主题团日活动。突出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一工作主线,结合庆祝建团100周年,持续深化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学习教育,学习党领导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辉历程,围绕“传承红医精神、争做时代新人”主题,以班级团支部为单位,开展至少1次示范性主题团日活动。
4.开展红医精神实践活动。通过暑期“五个一”、“三下乡”、“扬帆计划”、“返家乡”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方式,组织学生深入基层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和文明实践活动,更好的引导我校学子了解国情、感知社会、热爱家乡、服务群众,实地践行红医精神的传承。
5.开展红色足迹探寻活动。依托赣州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周末、假期,组织学生对周边的红色文化地点进行实地走访,开展沉浸式、体验式的实地研学活动,进一步让青年学子体悟红医精神和革命情怀。
6.开展红医故事大家讲活动。采用读书交流、演讲等形式,开展红医故事大家讲活动,分班级、学院、学校三个层面开展分享交流和竞赛活动,进一步引导广大学生学习红医精神、讲述红医故事。
7.开展红医班级“十个一”活动。充分发挥赣南革命老区丰富而厚实的红色资源优势,在红医班级中开展“十个一”活动,促使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实践走得实、有成效,活动开展情况将以学院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
8.举办“红五月”劳动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劳动教育宣传展示月系列活动,深入推进我校劳动教育工作,在全校进一步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浓厚氛围。
9.举办红医文化节系列展演。为进一步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展现我校广大学子的青春风貌,通过举办社团嘉年华、校园歌手大赛、“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文艺晚会、等展演,讴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青年情怀。
10.举办红色歌曲传唱。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红色歌曲大合唱传承,通过开展班-院-校级赛事,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广大学生爱国爱校热情,使红歌传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11.举办仁爱情景剧展演。引导鼓励学生以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的形式,再现四个历史时期里反映展现红医精神的经典场景和画面,进一步提升红医精神育人效果。
12.举办红医精神书画展。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喜迎二十大,青春建功展风采”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活动,反映建党101周年、建团100周年、建校81周年来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社会发生的巨大变革、全校师生在防疫救灾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等。
五、活动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学院应结合实际,精心细化方案,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安全提示和保障,广泛发动,加强吸引力和感召力,充分发挥并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打造具有赣医特色的主题活动。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紧扣活动主题,做好活动宣传工作,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发挥好新媒体的优势,加大对活动过程和成果的宣传,积极创新宣传方式和传播载体,争取主流媒体支持,着力扩大活动覆盖面,营造良好宣传氛围。
3.及时总结,常抓不懈。各学院要将红医文化育人当作一项经常性的重点工作来抓,结合各自专业优势,形成整体合力,及时总结经验,确保各项活动取得实效。